從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傳來消息,上海會展產業正釋放強勁增長勢頭,國際化水平不斷躍升。最新統計顯示,上海已有41項展覽項目成功獲得國際展覽業協會(UFI)的權威認證,這一數量在全球主要會展城市中獨占鰲頭,充分彰顯了上海在全球會展格局中的核心樞紐地位。
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數據顯示,今年前五個月,上海共舉辦各類展覽活動252場次,總展覽面積達696.35萬平方米。尤為亮眼的是國際性展覽的突出表現:94場國際展貢獻了589.86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,占總面積的84.71%。這一比例不僅超越去年全年的81.62%,更凸顯了上海匯聚全球資源的能力正日益增強。
在2025國際會展業CEO上海大會上,UFI首席執行官柯世祺援引新近發布的《世界展館地圖》指出,中國展館的室內可用展覽總面積已占據全球總量的31.2%,在亞太區域的占比更是高達81.2%。數據表明,亞太地區整體展館容量現已超越歐洲,躍居全球會展業的新高地。
上海在硬件設施方面優勢顯著。國家會展中心(上海)與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雙雙入選中國十大展館,使得上海成為唯一擁有兩大頂級展館的城市。回顧2024年,上海成功舉辦展會896場,總面積達1922萬平方米,其中十萬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型展會數量屢創新高。
展望未來:構建智慧會展新生態
面向未來發展,上海正致力于打造集“秀場”(展示平臺)、“賽場”(競技平臺)、“磁場”(資源引力場)于一體的智慧會展生態系統。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顧春霆表示,將持續深化會展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,通過展會效應有效驅動城市消費升級與產業轉型。國際展覽業協會主席Hugh Jones也明確表示,將積極推動更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展會在上海舉辦,共同塑造“首發上海”這一國際會展新標桿。
展位以“PICO - Journey to Infinity”為主題,旨在通過極簡主義的設計語言與未來科技感相結合,打造一個沉浸式的體驗空間。設計靈感來源于“無限(Infinity)”的概念,象征PICO品牌在虛擬現實(VR)領域的無限探索與創新。展位通過簡潔的視覺元素、動態光影效果和互動技術,引導觀眾步入一場跨越現實與虛擬的旅程。
展覽館/展館/會展中心布展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,不僅程序多、涉及面廣、專業性強,要求也很高。根據展示館布展的內在規律,目前,一個展示館布展工程的標準流程可以分為七個階段:
展臺設計是一項專為企業服務的商業服務,它具有藝術性商業性與多元性,可隨著展會的不同,展位選址不同及產品風格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設計效果。展臺設計必須是由參展企業和展臺設計公司相互合作完成的。在此合作過程必須要考慮到以下兩點:
在21世紀全球化時代,展會活動不僅僅是簡單的交易市場了,展會的形象、空間展示功能、現場設施設備、路線設計、空間規劃和主題設計等都影響著展會的效能,本文就如何提高展會展示設計效果,提出幾點建議,供大家參考!
本項目是傳統公司在斯德哥爾摩家具展上的展廳。相比較而言,此展廳長而窄,很明顯只能在垂直方向上做文章。眾多格子頗有韻律地堆砌在一起,顯得俏皮而嚴肅,這正符合品牌的定位。展廳前后的顏色與&傳統的商標一致,公司設計師的大理石半身像被印成圖片掛在前面。展品與多維度的貨架完美地結合在一起,給人一種比例扭曲的感覺。形態各異的吊燈自天花板垂下,一起構成一襲透明的窗簾。
在美國公司的營銷預算中,約10%是用于參加展會,而歐洲公司的參展支出則超過了整個營銷預算的20%。一般參展的公司都會給出不少預算,但是因為在整個過程中,因為大大小小的問題,讓這些投資不能有回報,那么展臺設計應該怎么避免這些雷區?
所有參加過展會的商家都知道,他們之所以要參加展會,是為了能夠在眾多參展的參觀者中找到匹配的客戶,進而達成交易。 那么,為了讓參觀者體驗到參展商的體貼,他們在具體的展覽中應該做些什么呢?以下簡單幾點可以推薦給大家。
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,而關于“煤炭”等能源展會舉辦,為了國內外煤炭和能源企事業單位搭建交流、合作、共贏的發展平臺。那么作為煤炭企業來說,如何在眾多的參展企業中讓自己公司的產品和形象能夠脫穎而出?如何更好地宣傳企業的文化和產品,增加企業的知名度和行業內的影響力?這就需要通過展臺的合理設計和布局,來吸引更多的參觀者來了解企業,了解參展裝備,并在短時間內給參觀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參展是企業低成本獲取客戶有效方式之一,但是很多參展商并不知道如何在展會上獲得更多的客戶,一般的展覽中,通常會有上百個參展商,幾百個展位,客戶怎樣才能參觀自己的展位的時候,留下深刻印象,如何在參會中與眾不同,以下的幾點,希望給參展商帶來一些建議和思路。